第2320章 奇思妙想,人类骨子里的执着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毕尚书,有银子这算什么优势?”

    “是呀,咱们有银子但要做的研究太多呀,平均下来可能还没有商人的多!”

    “毕尚书,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全面撒网重点捕鱼,给那些极为优秀的人开出极高的月钱,留住他们?”

    “咦……这倒是个好方法,千军易得一将难求,一个极其优秀的抵的上数十个初级的,而且搞研究这事儿可不是人数多就能搞定的,领头的最为重要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诸位,且听我说!”

    毕自严出声打断了众人‘奇思妙想’:“诸位的想法也是可以的,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角度。

    搞研究,尤其是先进的研究,少则一两年、长则几十年的持续投入,商人是需要短时间内看到成果的,能持续投入吗?

    其次,没有人能拍着胸脯说只要研究就一定能出成果的,一旦出错就打水漂的,东家会怎么办?

    天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,没有几个商人敢保证自家商号能在市场中屹立不倒的,一旦出问题,研究资金就断,后果诸位可以想一想。”

    嗯?

    经毕自严这么一说众人立刻就明白了问题的所在。

    资金断了只有两条路,一是彻底的放弃研究,自己的谋生都是问题。

    因为你在这家研究的方向不一定适合新的东家,你在这一行是顶尖的换到另一行就不好说了,谁会聘请一个行外的顶尖人才?

    二是被原东家卖给新东家,这个过程的时间是确定的,或许一两天或者几个月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所谓是一步慢步步慢,耽搁几个月可能就被别人领先了。

    研究了数年的心血一朝被废,那种滋味想想都绝望。

    但朝廷不一样,任何时候都能提供研究经费,哪怕是财政负担加重,也只会缩减不会一刀裁撤。

    即便是一刀切了,朝廷肯定还会安排到临近的项目去或者给时间、给机会让他们继续学习。
    第(2/3)页